【长征七律拼音】《长征》是毛泽东同志于1936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生动描绘了红军长征途中所经历的艰难险阻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承载着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记忆。为了便于学习和朗读,以下是对《长征》一诗的拼音标注及。
一、原文与拼音对照
诗句 | 拼音 |
红军不怕远征难 | hóng jūn bù pà yuǎn zhēng nán |
万水千山只等闲 | wàn shuǐ qiān shān zhī děng xián |
五岭逶迤腾细浪 | wǔ lǐng wēi yí téng xì làng |
乌蒙磅礴走泥丸 | wū méng páng bó zǒu ní wán |
金沙水拍云崖暖 | jīn shā shuǐ pāi yún yá nuǎn |
大渡桥横铁索寒 | dà dù qiáo héng tiě suǒ hán |
更喜岷山千里雪 | gèng xǐ mín shān qiān lǐ xuě |
三军过后尽开颜 | sān jūn guò hòu jìn kāi yán |
二、
《长征》一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全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如“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等,象征着红军所面临的艰难险阻;而“只等闲”、“走泥丸”、“尽开颜”等词句则体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和乐观主义精神。
- 第一联(前两句)点明主题,强调红军不惧艰险,敢于远征。
- 第二联(中间四句)描绘了长征途中的自然险境,用比喻手法表现红军的坚韧。
- 第三联(后两句)表达了对胜利的期待和最终胜利后的喜悦之情。
三、语言特点
- 结构严谨:全诗为七言律诗,对仗工整,节奏鲜明。
- 意象丰富:运用自然景物表达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情感饱满:既有对困难的描述,也有对胜利的展望,情感层次分明。
四、学习建议
对于初学者或语文学习者来说,掌握《长征》的拼音有助于准确朗读和理解诗意。同时,结合历史背景进行学习,可以更深入地体会诗人的情感与思想。
总结:《长征》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史诗。它记录了红军的伟大征程,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勇敢前行。通过拼音标注与内容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