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发生于哪一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标志着清朝统治的结束和中国两千多年帝制的终结。它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为中国后来的政治变革奠定了基础。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辛亥革命的基本信息,以下是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关键内容。
一、辛亥革命概述
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由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等革命团体发起。这场革命的目标是推翻清朝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政治时代。
虽然革命过程中遭遇了诸多挫折,如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但辛亥革命在思想启蒙、民族意识觉醒以及推动现代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辛亥革命基本信息表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辛亥革命 |
发生时间 | 1911年 |
领导人 | 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 |
主要事件 | 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 |
结果 | 清朝灭亡,中华民国成立 |
历史意义 | 结束帝制,开启民主共和时代 |
影响范围 | 全国范围内掀起反封建浪潮 |
持续时间 | 约1年(1911年—1912年) |
三、总结
辛亥革命虽未彻底改变中国的社会结构,但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它不仅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还为后来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因此,了解辛亥革命的时间与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脉络。
关键词:辛亥革命、1911年、孙中山、中华民国、清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