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歧山是什么意思】“凤鸣歧山”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历史与神话的成语,常用于形容祥瑞之兆或贤才出世。它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吉祥、盛世和人才的高度重视。
一、
“凤鸣歧山”最早出自《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后引申为凤凰在岐山鸣叫,象征着周朝兴起、盛世来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凤”是百鸟之王,象征高贵、祥瑞与太平;“歧山”则是周朝发源地之一,寓意吉祥之地。
因此,“凤鸣歧山”常用来比喻圣人出世、盛世降临,或者有杰出人才出现,带来好运与希望。在现代语境中,这一成语也被用来形容某种重要事件或人物的出现具有深远影响。
二、表格形式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诗经·大雅·卷阿》 |
含义 | 凤凰在岐山鸣叫,象征祥瑞、盛世或贤才出世 |
象征意义 | 吉祥、太平、圣人出世、人才涌现 |
历史背景 | 周朝兴起时的祥瑞之兆,岐山为周朝发源地 |
文化内涵 | 表达对美好时代的向往与对贤才的推崇 |
现代用法 | 常用于形容重要人物或事件的出现具有积极影响 |
三、结语
“凤鸣歧山”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崇拜、对盛世的向往以及对人才的重视。在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对卓越人物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