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垓下歌》诗大意】《垓下歌》是西汉初年著名军事家项羽在垓下被刘邦围困时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情感悲壮,体现了项羽在失败之际的英雄气概与无奈心境。全诗语言简练,感情真挚,是古代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一、诗文原文: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二、诗大意总结:
这首诗表达了项羽在四面楚歌、兵败如山的绝境中,面对爱妾虞姬的深情和战马乌骓的不前,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感慨与无力感。他感叹自己虽有万夫不当之勇,却无法改变命运,最终只能对虞姬发出“奈若何”的哀叹。
三、内容解析表格:
诗句 | 释义 | 情感表达 |
力拔山兮气盖世 | 我曾力能拔起高山,气势压倒天下 | 自豪、英勇 |
时不利兮骓不逝 | 时运不济,乌骓马也不再前行 | 悲凉、无奈 |
骓不逝兮可奈何 | 乌骓马不再奔跑,又能怎么办呢? | 绝望、无助 |
虞兮虞兮奈若何 | 虞姬啊虞姬,你又该怎么办呢? | 感伤、深情 |
四、总结:
《垓下歌》不仅是一首描写个人遭遇的诗,更是一种历史人物精神的真实写照。它展现了项羽作为一个英雄在失败时的复杂心理,既有对自身能力的自信,也有对现实的无力感。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代战争的残酷,也能体会到人性深处的情感波动。
这首诗虽然篇幅短小,但意境深远,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中华文化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