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矜功伐其他释义】“自矜功伐”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意思是:自夸自己的功劳和成就,不听取他人意见,固执己见。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骄傲自满、不愿接受他人建议的人。
除了字面意义外,“自矜功伐”在不同语境中还有多种引申或相关释义。以下是对“自矜功伐”及相关词语的总结与对比:
一、核心释义
词语 | 含义 | 出处/来源 | 用法 |
自矜功伐 | 自夸功劳,炫耀自己的成就 | 《史记·项羽本纪》 | 形容人骄傲自大,缺乏谦逊 |
自矜 | 自我夸耀 | 《论语·学而》 | 常用于形容人自负、自视过高 |
功伐 | 功劳、战功 | 《左传》 | 多用于军事或政事中,指取得的成就 |
其他释义 | 可引申为自我中心、缺乏合作精神等 | 现代语境中多用于批评态度 | 用于描述个人行为或社会现象 |
二、引申与相关表达
表达 | 含义 | 与“自矜功伐”的关系 |
自以为是 | 认为自己正确,不听取别人意见 | 与“自矜功伐”有相似之处,但更强调主观判断 |
妄自尊大 | 自高自大,目中无人 | 更强调态度上的傲慢,而非具体行为 |
惟我独尊 | 自认为唯一正确,不容他人 | 强调排他性,与“自矜功伐”有交集 |
固执己见 | 坚持自己的看法,不听劝告 | 虽不直接涉及“功伐”,但常伴随自夸心理 |
三、使用场景对比
场景 | 使用“自矜功伐” | 使用其他相关表达 |
批评领导作风 | ✅ | ❌(更常用“自以为是”) |
描述历史人物 | ✅ | ✅(如“项羽自矜功伐”) |
社会评论 | ❌ | ✅(如“某些人自以为是”) |
日常交流 | ❌ | ✅(如“你别太自以为是了”) |
四、总结
“自矜功伐”作为一个具有历史背景的成语,不仅表达了对个人骄傲行为的批评,也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谦逊美德的推崇。在现代语境中,虽然直接使用该词的情况较少,但其背后所蕴含的“自我中心”“缺乏合作”等含义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自矜功伐”与其他类似表达在语义上既有重叠,也有各自侧重。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在不同场合更准确地使用相关词汇,提升语言表达的精准度和文化深度。
如需进一步探讨“自矜功伐”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可继续深入分析相关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