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志愿什么意思】“征集志愿”是高考录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尤其在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中经常出现。它是指在常规志愿录取结束后,部分高校因未完成招生计划,或考生分数未达到该院校的录取分数线,而向社会公开征集符合条件的考生再次填报志愿的过程。
一、什么是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是指在高考录取过程中,某些高校由于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等常规志愿填报人数不足,导致实际录取人数少于计划数,因此在规定时间内向社会公开征集愿意填报这些学校的考生志愿。
简单来说,就是“补录”环节,给那些没有被录取但分数接近学校要求的考生一次机会。
二、征集志愿的适用情况
| 情况 | 说明 |
| 高校未招满 | 高校原定招生计划未完成,需要补充生源 |
| 考生分数未达录取线 | 考生分数低于该校最低录取线,但符合其他条件 |
| 专业冷门 | 某些专业报考人数少,需通过征集志愿补充 |
| 特殊政策 | 如少数民族、定向生等特殊类型招生未完成 |
三、征集志愿的流程
1. 发布通知:省考试院或教育部门公布征集志愿的院校名单及计划。
2. 填报时间:一般在常规志愿录取后的一到两天内进行。
3. 填报方式:考生通过指定平台(如高考报名系统)进行网上填报。
4. 投档录取:根据分数和志愿顺序进行二次投档,择优录取。
四、征集志愿的注意事项
| 注意事项 | 说明 |
| 填报时间短 | 通常只有1-2天,需及时关注 |
| 选择要谨慎 | 有些学校可能为“保底”或“冷门专业” |
| 分数要求高 | 一般要求不低于本批次控制线 |
| 不可重复填报 | 每个批次只能填报一次 |
五、征集志愿的意义
征集志愿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第二次机会”,尤其是对那些分数接近录取线但未被录取的考生,可以提供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同时,也帮助高校完成招生计划,避免资源浪费。
六、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定义 | 高校未完成招生计划时,向社会公开征集考生志愿 |
| 适用对象 | 未被录取但符合征集条件的考生 |
| 时间 | 常规志愿录取后1-2天 |
| 填报方式 | 网上填报,按批次进行 |
| 意义 | 给考生第二次机会,帮助高校完成招生 |
结语:
征集志愿虽然不是所有考生都会遇到,但它在高考录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了解其含义和流程,有助于考生在关键时刻做出更合理的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