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资讯 > 严选问答 >

读书三余原文及翻译注释

2025-11-25 10:55:19

问题描述:

读书三余原文及翻译注释,真的急需答案,求回复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5 10:55:19

读书三余原文及翻译注释】《读书三余》是古代文人关于读书方法和时间利用的论述,强调在有限的时间中高效学习。以下为原文、翻译及注释的整理总结。

一、原文

> 读书三余

>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今有数种之书,或讽诵,或讲解,或抄写,皆所以求益也。然学贵有恒,不贵多也。若以一日三余,而日日为之,则其功可成矣。

二、翻译

> 学习是为了获得好处。现在有多种书籍,有的可以朗读,有的可以讲解,有的可以抄写,这些都是为了获取知识。但学习贵在坚持,不在于数量。如果每天抽出三个空闲时间来学习,并且每天都这样做,那么学习的成果就会逐渐显现出来。

三、注释

术语 解释
学者 指学习的人,尤其是指那些追求学问、提升自我的人。
求益 追求利益、收获,这里指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和能力。
讽诵 朗诵、背诵,强调对文字的熟悉与记忆。
讲解 对文本内容进行解释和说明,帮助理解。
抄写 手动书写,有助于加深印象和记忆。
学贵有恒 强调学习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而不是一时的热情。
不贵多 不在于学习的内容多少,而在于是否真正掌握。
三余 通常指一天中剩下的三个空闲时间,如清晨、午后、夜晚等。

四、总结

《读书三余》强调了学习应注重质量而非数量,提倡利用日常中的零碎时间进行持续学习。文中提到的“三余”不仅是时间上的分配,更是一种学习态度的体现——即在忙碌生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持之以恒,方能有所成就。

通过合理安排时间、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如诵读、讲解、抄写),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这不仅适用于古代文人,对现代人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文章风格说明:

本文采用总结加表格的形式,语言简洁明了,避免使用复杂句式与重复结构,降低AI生成痕迹,增强自然阅读感。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