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句“阁中帝子今何在?”将读者的目光引向昔日繁华的滕王阁,引发对过往辉煌岁月的追忆。这里的“帝子”指代的是滕王李元婴,他曾在此地修建滕王阁并留下诸多佳话。然而,时过境迁,曾经的主人已不在,只留下这座空荡荡的楼阁供后人凭吊。这一问句充满了沧桑感,让人不禁感叹世事无常、人事易变。
紧接着,“槛外长江空自流”则将视线从阁内转向阁外的长江。滔滔江水依旧奔腾不息,但它只是默默地流淌,无人欣赏,也无人问津。这种景象更加强化了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主题。长江作为自然界永恒的存在,与短暂的人类生命形成了鲜明对比,从而引发了关于生命意义和宇宙规律的哲学思考。
整篇《滕王阁序》不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而且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文章开篇即以华丽的辞藻勾勒出滕王阁周围的山水画卷,接着通过叙述滕王李元婴的事迹及其对当地文化的贡献,进一步丰富了文意。随后,王勃借景抒情,将自己的身世遭遇融入其中,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惆怅之情。最后,他又以开阔的胸襟展望未来,勉励自己及他人积极进取,不负青春韶华。
综上所述,“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这句诗不仅是《滕王阁序》中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概括了人生的诸多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同时,这篇文章也体现了王勃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敏锐的思想洞察力,堪称千古绝唱。